网站公告: 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咨询热线

020-3177-2180

| 服务项目 |

既守住舌尖安全又传递家乡温度|宜州党建红暖了4万农村娃的校园餐

时间:2025-11-12 02:31:01
  

  “桑叶鸡汤、五色糯米饭,食堂的菜比家里的还对胃口!”近日,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德胜镇中心小学,学生们对校园营养餐的夸赞,成了家长群里的热门线万余名学生的民生工程,宜州区将校园营养餐列为“书记领办项目”,以党建为引领,把民族特色食材、饮食文化融入营养餐,既守住“舌尖安全”,又传递“家乡温度”,成为基层党建服务民生的生动注脚。

  由区委牵头组建“红色护航专班”,整合教育、农业农村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党员干部,深入桑蚕、桑杆榆黄蘑、富硒米等农产品基地,筛选优质供应商12家,实现桑叶、豆腐瑶、猪血肠、五香熏鱼等特色食材直供校园。

  专班建立“从田间到餐桌”溯源体系,通过“周检查、月抽检、季公示”,今年已完成食材抽检1200余批次,清退违规供应商3家,确保每一份食材都可追溯、每一顿饭菜都安全可靠。目前,全区学校食堂供餐率100%、热食供应率99.49%,让民族特色食材成为营养餐的“放心主角”。

  “食材新鲜不新鲜,党员先验;操作规范不规范,党员先查。”这是校园食堂的常态。

  宜州区各学校党组织在食堂设立“党员监督岗”,81%的食堂管理员由党员担任,党员干部每天带头值守食材验收、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。

  市场监管部门党员干部组成“流动督查组”,开展不打招呼的“飞行抽检”,今年累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3处。

  同时,通过“党员带头学、群众跟着学”方式,完成966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,达标率95.5%,构建起“党组织+党员+家长”监督网,实现家长满意度100%、安全投诉零记录,让家长对孩子的“校园餐桌”放足心。

  各学校党组织结合民族文化开设“民族食育课堂”,党员教师讲解桑叶清热、五彩香糯饭寓意吉祥等本土饮食智慧。当地还利用校园空地打造“红领巾小桑园”,组织学生体验种桑、养蚕、摘叶,感受宜州“桑蚕文化”魅力。

  “原来我们常吃的桑叶,还有这么多学问!”宜州区第一小学学生韦明轩在课后日记里写道。今年以来,全区学校累计开展“食育+文化”活动200余场,邀请家长陪餐超千人次,满意度稳定在98%以上。

  如今,学生营养餐已覆盖宜州区农村学校,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提升2.3个百分点,平均身高增长1.2厘米。

  这碗飘着“三姐香”的营养餐,不仅是党建引领民生实事、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,也是将学生营养餐政策转化为“宜州方案”的鲜活案例。

地址:‌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沙东街338号   电话:020-3177-2180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25-2028 尊龙凯时一人生就是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   
ICP备案编号:粤ICP备29453327